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走进理工 >> 院系介绍 >> 正文

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6-07

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历经60余载的建设发展,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,现开设环境工程、应用化学、生物技术、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。环境工程专业为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,并于2023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(有效期6年:2023.01-2028.12);应用化学专业为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。

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8人,其中高级职称35人,博士58人,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88人,校外兼职教师15名。获批河南省教育厅技术学术带头人1人、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4人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,承担产学研合作项目50余项。

学院设有4个实验中心,建有3个综合实训平台和2个校内实践基地,拥有各类仪器设备1302余台(套);与黎明化工设计研究有限公司、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2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协议,与企业联建10个产学研合作平台,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障。

学院形成“厚基础、强实践、重素质”三维协同发展的课程体系;构建“基础-锻炼-提升-创新”“金字塔型”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;形成“学业导师四年一贯制”的三全育人格局。近3年,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.00%以上,考研录取率稳定在30.00%以上,连续3年获校级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。

专 业 简 介

1、环境工程(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,本科,学制四年)
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,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、良好的人文、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,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,具备环境污染防治、废物资源化、生态修复等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,能够在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、工程设计、项目运营、环境评价、规划与管理、科学研究等工作,并能服务建材行业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,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主要课程:环境工程原理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、水污染控制工程、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、环境工程微生物、环境监测、环境影响评价、环境规划与管理。

就业方向:学生毕业后可在生态环境部门、科研院所、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治理工程设计、生态文明项目建设、运营与管理、监测与评价等工作。

2、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(本科,学制四年)
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,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、良好的人文、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,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,具备废物资源化、环境污染防治、生态修复等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,能够在资源循环利用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、工程设计、项目运营、规划与管理、科学研究等工作,并能服务建材行业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,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。

主要课程: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、生物质转化利用技术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、废气资源化利用技术、环境影响评价、污染修复技术、工业生态学。

就业方向:学生毕业后可在资源综合利用、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等与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项目设计、工艺技术研发、规划管理、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。

3、应用化学(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本科,学制四年)
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知识、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,掌握分析检测及化工领域的专业技能,能够在化工、制药、食品、环保、石油、建材等行业,从事产品分析与检验、质量控制与管理、新产品研发、工艺设计与技术改进、科学研究等工作,社会责任感强、基础理论扎实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主要课程:无机化学、分析化学、有机化学、物理化学、化工原理、仪器分析、食品分析、化工制图、精细化学品化学、化工工艺学、化工安全与环保。

就业方向:学生毕业后可在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绿色化工等行业从事产品分析与检验、质量控制与管理、技术研发与工艺设计、项目运营与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。

4、生物技术 (本科,学制四年)
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原经济区与社会发展需要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人文、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,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,具备生物发酵、生物产品分析的专业能力,能在生物技术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开发、质量控制和产品分析等工作,社会责任感强、基础理论扎实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主要课程:普通生物学、生物化学、细胞生物学、遗传学、微生物学、分子生物学、免疫学、基因工程、发酵工程。

就业方向:学生毕业后可在生物医药、生物制品、食品及大健康等行业企业从事产品开发、生产工艺改进、生物产品诊断与检测、项目运营与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。

5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(本科,学制四年)
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人文、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,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宽厚基础理论,系统掌握新能源领域的能量转化、利用与存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,受到新能源工程领域必要的工程训练,能够在新能源领域尤其在化学电源与新型能源动力、储能系统相关行业从事技术开发、产品设计、品质控制、运行管理、科学研究等工作,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主要课程:电化学原理、电化学测量、化学电源工艺学、化学电源设计、热工基础与流体力学、材料表征与测试技术、新能源材料合成与制备。

就业方向:学生毕业后可在新能源汽车、锂离子电池、燃料电池、氢能和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等相关行业、企业从事技术开发、产品设计、品质控制、运营管理、科学研究等工作。


上一条:艺术设计学院 下一条:经济与管理学院

关闭